2023年7月11日

金車文藝中心15週年展【迴域】𝐊𝐂𝐂𝐀 𝐅𝐢𝐟𝐭𝐞𝐞𝐧𝐭𝐡 𝐀𝐧𝐧𝐢𝐯𝐞𝐫𝐬𝐚𝐫𝐲 𝐄𝐱𝐡𝐢𝐛𝐢𝐭𝐢𝐨𝐧 : 𝐑𝐞𝐯𝐢𝐬𝐢𝐭

回想從2010年在金車文藝中心的個展開始,這10多年來的創作之路上,金車文藝中心都給了我許多幫助,讓我認識了許多朋友,經歷體驗了許多,留下了許多珍貴的回憶,著實感謝,這次也很榮幸能受邀參加金車文藝中心承德館的15週年展,期待大家一起來共襄盛舉~(有酒有美食



展場一隅
攝影/彭婉華

林葆靈展出作品


-

金車文藝中心  15週年展  【迴域

創作是迴旋在時間軸上的姿態,豐富的進程飽和了歲月的深度;藝術為空白場域標記青春註解並賦予存在意義。並肩走過的彼此,在經歷曾經的未知後,迴游聚首,於此故域。

感謝優秀新銳創作者共伴,走過十五志學之年,金車文藝中心KCCA迎來空間與形象上的進化,在此關鍵之際,推出【迴域 - 金車文藝中心15週年展】,邀請22位藝術創作者,透過不同創作媒材、迥異風格之創作品,其中包含油畫、裝置、影像、雕塑…等多種類型,看見台灣當代藝術的多樣性,同時呈現創作者的視野與脈絡。

從聚焦個人生活經驗直至社會觀察,此次展出子題分為「人文環境」、「社會探究」、「文化理解」與「女性光輝」等四大主題,透過展出作品,各自展現對不同議題的感受與解析,透過聯展編織創思的交錯,聚異而同鳴。

金車文藝中心在藝文推廣的道路上,秉持著扶植新銳創作之理念,並連結彼此於社會環境,分享藝術的路途也已邁入15週年,【迴域 - 金車文藝中心15週年展】,邀請您一同參與見證台灣新銳藝術的再發生。

文化理解

藝術與工藝相互交織共同展現人類的創造力,藉由創作的語言與形式觀察。過去,對於傳統媒材的既定印象,是各地師傅職人的精雕細琢。年輕世代的藝術家們,與職人學習鑽研各類型媒材的製作技巧外,創作中更涵蓋當代藝術觀點,從自然環境與社會文化中獲取靈感,展現對於造型美感的體現與世代傳承。

藝術家余廷彥、廖偉淇、詹凱復、游宗穆、陳肇彤、陳愷靜、黃柏勳分別以不同媒材與形式來詮釋創作。余廷彥藉由花卉觀察空間及光影的變化,花雖曇花一現但充滿韌性,為留住瞬間的美與靜謐時光,使用如攝影鏡頭的景深功能進行畫面構圖,創作一系列以花為題的作品。現於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工藝多媒材修護工坊計畫主持人廖偉淇從微觀到體察大自然元素獲得靈感,把金屬鍛造技法當作修鍊手與心的工具是廖偉淇最熟悉的精細創作形式。金工鍛敲過程中,廖偉淇透過形而下、身體勞動的創作過程完成作品,再經由作品的呈現,傳達形而上、精神層次的心靈感受;刻劃對生活的感悟,重新凝視被遺忘的事物,詹凱復的藝術創作對他而言是種生活的轉化,將石頭本身簡單、純粹的物理現象帶出日常片段裡的微小抽象感受;陳肇彤的金屬雕塑作品〈姿態#10〉,將氣球的擠壓狀態轉變成不鏽鋼來凝結流逝的造型,透過鏡面不鏽鋼球體映射當下環境的特性,讓作品造型上的永恆與鏡面轉瞬間的映射兩者形成對照;傳統漆器工藝的裝飾技法運用於平面繪畫,表現出天然漆獨特的材質美。擅長以漆畫創作的藝術家陳愷靜作品〈敘事曲之一〉描述著居家日常,窗外的貓咪想抓住海棠花玻璃窗裡壁虎的尾巴。牆角的蜘蛛、桌上的螞蟻,各自譜寫著自己的生活旋律;木雕藝術家游宗穆,對於貝殼的喜愛啟發他以貝殼延伸出系列作品,作品〈蕨〉以「外部消去」讓作品的內與外同時呈現,「穿透」則讓作品不同於傳統雕塑;黃柏勳將作品結合底材是日式茶屏的老物件,作品〈逆旅〉名稱來自詩仙李白的《春夜宴桃李園序》: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畫面中呈現出一種和諧寧靜之美相當雅致。

人文環境

藝術來自對生命的觀察,本次展出者李宜亞、林禹彤、林葆靈、陳傑強、廖文彬、潘麒方,透過創作梳理自身生命經驗,刻劃生活中的細節。

日常生活中一瞬之間的感受,卻在心中留存許久,林葆靈〈泛黃的夜〉整體色彩偏低飽和度的大地色系,結合當代夜景,像是老照片般,訴說著經由時間流逝泛黃退色的記憶,並結合底片漏光的特性消融周圍景物,連結現實中隨時間不斷消逝的人事物景。

林葆靈 《泛黃的夜V》油彩與壓克力於製圖膠片 89 x 224 公分 2018
LIN Bao Ling / Yellowed Night V /oil and acrylic on multi-media vellum /89 x 224 cm/2018


面對快速發展的世界,人與環境的關係也有複雜且多變的發展,廖文彬〈沉睡的大山01〉運用符號學的概念,布手套象徵著人類文明與工業的發展,以人體臥趴姿勢,意味人對自然的敬仰之心,而居於山頂的白鷺鷥暗示著人雖與自然共處同一空間,但依然保有距離且尊重各自的空間;科技的發達使得人們能快速聯繫彼此,卻在無形之中疏遠了現實中的距離,林禹彤〈distance_3〉雕刻現代人最常見的生活方式,「距離」是否在當今社會已不再重要,〈液態關係〉木雕一貫的固態性質呈現液態的膠著,人因科技能結識他人創建關係,反之也能隨意地斷開連結,進而反思科技帶來的影響。

觀者能透過藝術創作,窺探藝術家心中的一隅,或是了解他們觀看的角度,「對於我觀看經驗的再現」李宜亞經由描繪器物呈現自身的觀看方式,在自己所打造的空間,細細品味及挑選器物、古樸的老傢俱、熟悉的光線角度,種種都是他想重複註記的事情,並在創作的過程中讓畫面有記憶性;〈我思〉自畫像中的陳傑強透過描繪自己來察覺當下的狀態,〈万籁此林寂〉多重視角的重疊、時間碎片的重組排列,將無法被看見的味道、聲音、情緒、呼吸、觸摸的溫度,試圖描繪這些意識以外的狀態;潘麒方繪畫主題多以風景為主,描繪景物之間個別的關係,對於那些透過感知所得到的情感與體驗,則藉由顏色逐一將其帶入畫面中,堆疊出自身對時間與空間的感受,構成獨樹一格的繪畫語言。

女性光輝

女性藝術家的創作具有柔軟和堅毅的特質,在藝術領域中散發著獨特的女性光輝,藝術家吳佳容、曾麗娟、邱婉婷、黃鈴詠將她們的人生經歷、情感故事以及對周遭事物的觀察轉化為藝術作品,通過藝術語言觸動觀眾的心靈,展現女性藝術家其獨特的才華與創造力。

其中藝術家吳佳容的創作核心來自於家庭,她將情感依附於針線之中,每一絲纖維和毛線都在作品中扮演著特殊的角色,作品〈在相同的遠方〉彷彿是思緒的軌跡,是情感的載體,牽引出既貼近又疏離的風景,在流動神秘幽晦的光影中,揭示了藝術家內心深處的一角;而藝術家曾麗娟的創作都帶有其故事性和寓意,她將顏色繽紛的布料進行拼縫和組合,每件作品都如同童話故事般,營造生動而引人入勝的畫面,觸動人們的情感和想像力,帶領觀者進入色彩鮮明的夢境,感受當下時光的珍貴。

觀眾可以在藝術家邱婉婷的作品〈相〉、〈躁動〉和〈儘管〉中感受到她的躁動不安或對於現實的思索,她巧妙地運用纖維材質的重組,將不同的元素和情感拼湊、擠壓、拉扯,以此展現外在世界與內在情緒的交互作用,使作品具有細膩的質感、色彩以及層次感,展現出女性藝術家對於細節和情感的追求。

黃鈴詠的藝術作品以人物和植物為主體,將生命的關係融入植物與人之間。她以厚重的顏料堆疊呈現出層次分明的透明感,展現與傳統膠彩畫之柔美形象截然不同的多元面貌,並且對生命的循環她引發了有趣的提問:人們給予大自然營養,但當我們離開時,人們是否以某種方式繼續在大地上存在?因此她在作品〈植物人系列15-白露〉、〈花開開花〉通過描繪人與動植物之間糾纏不清的關係,呈現了這種循環的奇妙景象。

在這次展覽中,我們能夠明顯感受到女性在藝術領域展現的驚人力量和璀璨光芒,她們透過創作、展示和敘述,展現出多元的身份和不斷發展的藝術風貌,以各種形式和媒材表達她們獨特的創作理念和觀點。

社會探究

藝術家林文斌、黃贊倫、陳依純、黃政耀、黃頤勝,透過創作在自然環境與社會議題中探索,運用不同創作語彙喚起觀眾對當代文明發展的反思。而透過藝術作品傳達對科技依存、宗教信仰和人類與自然關係的思考,觀眾得以藝術家獨特的視角揭示其中富含的意義。

林文斌運用模糊晃影和錯雜片斷的創作手法,構建了翻轉和失序下的當代視景,並以個人在現代都市生活中所感受到的移動性和經驗為起點,轉譯了變動的觀看現象和異變後的數位影像;黃贊倫對機械複製時代下人類與科技的依存關係深入探討,質疑人類對科技便利性的盲目信任和依賴,藉由作品傳達對當今社會的警示與回應,希望觀眾能夠對科技環境保持警覺性。

近年來迅速發展下的社會,提供更多元的創作方式,陳依純將動畫即時偵測並能與之互動的特點帶入作品中,使觀者身歷其境地感受到科技與傳統的交會與碰撞。將故事融入科技媒介當中,試圖引發觀眾對社會環境的關注,透過人與科技互動的創作手法,激發觀眾對科技與文化交流的深思。

「人物動態所產生的視覺模糊影像」為黃政耀所運用的表現手法,人物造型的重新詮釋,賦予視覺上新的認知和意義,藝術家將此種創作方式用於兒童繪畫領域,探索抽象的世界,模糊的視覺突破了現實的限制,試圖讓觀者能夠用個人想像力解讀作品,而人物形體的模糊感則更加凸顯畫面的感性氛圍;黃頤勝則以影像和文件並列的方式呈現疫情對人們造成的影響,但同一時刻也為我們帶來新的思考機會,重新審視我們生活中的各個面向。作品中的文字引發了觀者對於當下生活狀態的思考,及提醒我們反思日常生活中的資料收集與發掘,他以詼諧的筆觸呈現,將近代的生活情境與古代文學中的詞彙巧妙結合。

藝術家們運用不同的創作手法和媒介,期盼喚起人們對於科技、社會、文化和人類生存等議題的關注和思考,並探索人類與科技交互作用的可能性及影響,透過藝術傳達對於現實世界的觀察,為人類提供更加深層思考與對未來世界的想像。

-

|參展藝術家|
余廷彥、吳佳容、李宜亞、林文斌、林禹彤、林葆靈、邱婉婷、陳依純、陳愷靜、陳肇彤、陳傑強、曾麗娟、游宗穆、黃政耀、黃柏勳、黃鈴詠、黃頤勝、黃贊倫、詹凱復、廖偉淇、廖文彬、潘麒方

展場資訊

日期:2023.07.22 - 2023.08.27
展館:臺北承德館
地址:臺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131號
主辦單位:金車文教基金會
協辦單位:金車文藝中心 KCCA
聯絡電話:(02)25959650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 11:00 - 18:00
-

░ 觀看更多展覽資訊,追蹤官方IG:kingcarart







從場域、扶植到教育,以十五年捏塑一個品牌定位: 專訪金車文藝中心藝術總監張瑋特

2023-08-02|撰文者:張家馨

(轉載自:非池中 ART EMPEROR


「創作是迴旋在時間軸上的姿態,豐富的進程飽和了歲月的深度;藝術為空白場域標記青春註解並賦予存在意義。並肩走過的彼此,在經歷曾經的未知後在此相遇。」-金車文藝中心十五週年展「迴域」展覽論述。

金車文藝中心創立於2008年,為金車文教基金會發展出以扶持國內藝術與文學、鼓勵青年創作為宗旨之機構。而他們的「起家厝」位於台北市南京東路二段的轉角處,一樓為金車集團企業體之一的柏克金啤酒餐廳、二樓為柏克金燒肉屋,另一個空間—承德館則鄰近圓山捷運站。起初它與起家厝的南京館一樣,樓下是金車集團的餐飲空間,樓上銜接成展覽中心。直至2019年時,金車企業總經理李玉鼎決定擴大展場,將一至四樓為藝術家展演活動所用。耗費了近五年時間,其重整計畫於今年竣工,同時也迎來了金車文藝中心的第十五個年頭。

在金車文藝中心重要的里程碑之際,透過二十二位藝術家構成的聯展「迴域」重新啟動承德館的空間。特別的是,這二十二位藝術家與金車都有過一段深刻的連結,像是曾獲得金車新銳油畫獎的林葆靈,後續也在金車文藝中心舉行過多次個展;又或是黃柏勳,當兵退伍後的首次個展亦是在金車呈現。「迴域」一展就像是過去與金車共乘前行的舊友,重回此地,「迴游聚首,於此故域」。


金車文藝中心15週年展「迴域」展覽現場。圖 / 金車文藝中心提供。
金車文藝中心15週年展「迴域」展覽現場。圖 / 金車文藝中心提供。


金車文藝中心15週年展「迴域」開幕現場,總經理李玉鼎致詞。圖 / 金車文藝中心提供。


金車文藝中心15週年展「迴域」開幕現場,代表藝術家林葆靈致詞。圖 / 金車文藝中心提供。
空間、朋友,娘家-金車文藝中心的角色

起初金車文教基金會成立的目的其一為培育藝術家,另一則希望延續金車的企業精神,以「教育」為核心,提升全民文化與美學涵養,落實各年齡層享有與實踐學習成長的機會。以此為宗旨,金車文藝中心的存在,除了免費提供展覽平台外,團隊更進一步思考此平台除了作為「場域」功能,還能夠發揮到什麼樣的力度和力量?在另一方面,金車文藝中心藝術總監張瑋特也注意到許多大學科系在學期期間會有與產業銜接的可能,但美術相關科系在這方面的切入點卻相對薄弱,便開始思考金車文藝中心是否能藉由「展覽」為軸心,藝術家正面迎戰產業之前以此地為演練平台。

張瑋特提到,最初在思考金車文藝中心品牌定位時,希望對藝術家或觀眾而言,它就像是個開放式空間,有很大的包容力使各種活動、聚會、不同創作類型的展覽在這裡發生,「就好像今天沒事不知道要去哪裡,可以想到金車文藝中心是個可以暫時駐足的地方。」因此在規劃展覽之餘,透過不同類型的講座策辦以及金車新詩獎等本土藝術與文化的推廣,使參與、認識、進入金車這個空間的民眾能夠獲取不同面向的新知,並且破除展覽空間深植在一般大眾心中難以親近的成見。


金車文藝中心15週年展「迴域」開幕現場,參展藝術家合影。圖 / 金車文藝中心提供。
金車文藝中心藝術總監張瑋特於開幕記者會致詞。圖 / 金車文藝中心提供。

十五年前,臺灣藝術產業發展面向與現今有著全然不同的切面,特別是自媒體尚未蓬勃、網路散播速度不及當今、藝術博覽會與畫廊的數量屈指可數,金車文藝中心草創時期面對到的藝文環境與現今相比,其資源的取得相對緊縮與單純。但也因為如此,金車文藝中心雖為推廣文化教育的機構,卻和藝術家們有著一種革命情感,相互扶持與成長。就如同約莫在2013年從金車孵化出來的藝術團體「少遊島繪社」,他們是一批因為金車文藝中心認識的藝術家,爾後相繼一起辦展,一起以藝術團體的名義申請國外參展機會。

「因為剛開始一切為零,我們跟藝術家都是邊學邊做。與其說金車文藝中心是培育的角色,我反而覺得更像是並肩作戰的夥伴。所以這裡對很多藝術家來說就像娘家,大家會固定回來聚會,在遇到困難時也會想到自己並非形單影隻,而是有一群背景相似的藝術家,在前景尚未明朗之時相互作伴與扶持。」張瑋特回應道。


金車文藝中心15週年展「迴域」展覽現場。圖 / 金車文藝中心提供。


金車文藝中心15週年展「迴域」展覽現場。圖 / 金車文藝中心提供。
「與其早知道,不如讓他們提早知道」

金車文藝中心每年承辦的展覽皆以徵件的方式裁定,卻也使他們重新思考,在金車展覽除了可以為藝術家帶來更多曝光機會,策辦展覽之餘如何在藝術家身上灑下一些種子,成為養分,也成為枝椏。

張瑋特說,過去許多來投件的藝術家其參展經驗近乎為零,往往在展覽結束之後才得知有這麼多需要注意的細節,小至作品的包裝、運輸、作品清單與作品卡的製作,大至作品如何定價等眉角,「與其聽見他們說『早知道就怎麼做…』,不如提早讓他們知道,將學習到的觀念有機會轉成實戰經驗。」

因此他們的篩選機制有別於大多比賽徵選條件,以提交作品圖檔與創作理念為基礎的模式大有不同。金車文藝中心每年收到報名投件的作品平均落在三百餘件,經過第一階段篩選後剩下五、六十組的藝術家,並邀請策展人、畫廊老闆、媒體、藏家、燈光師等產業相關人士分享他們的專業知識,將辦展覽時可能會遇到的問題,濃縮在兩天的課程時間裡,結束課程後再請藝術家從這些收穫中,重新思考自己的展覽計畫,最終再進入面談階段。「但我覺得重點不是能不能來展覽,而是在這兩堂課中你學到了什麼內容、能不能認識更多人,是否能在未來的藝術生涯中為你帶來正向的影響。」


金車文藝中心15週年展「迴域」展覽現場。圖 / 金車文藝中心提供。

金車藝文中心再次實踐了金車企業以教育為基準的核心理念,像是藝術家在學院之後、社會之前的中繼站。「在金車的展覽不一定會是最精彩、最專業,但希望他們將未來辦展覽的錯誤一次在這裡碰到,畢竟以後跟商業藝廊合作的容許度未必這麼大」張瑋特回應道。而這樣的種子也將伴隨藝術家到接下來的每一檔展覽中,依循著藝術家在金車展覽累積的經驗,蔓延至它方,結出新的果子。

正如此次十五週年展「迴域」,從近幾年當代藝術大多藝術家關注的議題出發,將創作子題廓分成「人文環境」、「社會探究」、「文化理解」、「女性光輝」,邀請了過往參與過金車文藝中心展覽的藝術家們,他們在金車之後分道揚鑣後,各自在自己的創作領域上有著不凡的發展,如今,他們透過擅長的創作媒材,各自展現對不同議題的感受與解析,以展覽中編織創思的交錯,殊異而同鳴。


金車文藝中心15週年展「迴域」展覽現場。圖 / 金車文藝中心提供。


金車文藝中心15週年展「迴域」展覽現場。圖 / 金車文藝中心提供。
第一階段任務完成

在臺灣不同企業將以自身的專業領域,往下擴延自基金會本體,對於金車本身而言,雖然有著母體企業資源與資金的支持,但他們更在意的是,展覽與活動的策辦如何落地?後續如何持續發酵?其效益是否真的發揮在這些來參與的藝術家或民眾身上?張瑋特提到,由於策辦展覽活動的密集度高,所以金車文教基金會的團隊成員約有二十位,以臺灣基金會平均來說其規模相對壯碩,但這樣的夢幻團隊並非一蹴即成,而是在這十五年間逐一積累,「對我們來說都是往下扎根的旅途,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會安排藝術家到校園演講,舉辦很多青少年教育有關的活動。因為我們也希望把他們的基礎打好,讓他們更有機會往上爬。」


金車文藝中心15週年展「迴域」展覽現場。圖 / 金車文藝中心提供。

而這段扎根的旅途,金車仍秉持著關懷在人文精神、扶持青年藝術家出發。「老董事長來看展覽時都會問這個藝術家幾歲?需要我們的幫忙嗎?」張瑋特回憶道,從董事長李添財的言語中可以感覺到他成立金車文藝中心的動機很純粹,只是想要幫助藝術家,以及深耕教育的服務。到了總經理李玉鼎接手後,仍告訴團隊要紮穩腳跟,慢慢琢磨,迎戰下一個十五年。在這樣的基礎上,金車文藝中心以嚴格謹慎的徵件機制,為他們在臺灣藝壇建立起好口碑,成為畫廊在挖掘新銳藝術家的重要平台之一。

金車文藝花了十五年捏塑他們的輪廓,合作過上千位藝術家、累積了固定的觀眾、樹立了明確的定位、與商業畫廊做出區別,也為藝術家在產業之間建構出好的基礎與橋梁。

第二階段,金車文藝中心將目標放眼至國際,在場域擴增之餘希望提升展覽品質、拓展國際文化交流的版圖,同時開發更多企業合作的可能,「我們希望讓這些創作者知道,當藝術家是可以有很多曝光和合作的機會。」隨著時代的推移,金車文藝中心在經營上與時俱進地成長,持續為藝術家開發更多被看見的管道;持續陪伴他們走過下一個十五年。


金車文藝中心15週年展「迴域」展覽現場。圖 / 金車文藝中心提供。


金車文藝中心15週年展「迴域」展覽現場。圖 / 金車文藝中心提供。

----------

KCCA承德館|當月VR線上展間|
金車文藝中心透過全景環繞攝影技術製作 #VR虛擬實境 線上展覽,打造如親臨現場的觀展體驗,讓您隨時都能輕鬆逛展 !
立即觀賞 ► https://reurl.cc/4oVRYK
【迴域 - 金車文藝中心15週年展】邀請22位風格迥異之藝術創作者,齊聚迎來金車文藝中心空間與形象上的進化,從個人生活經驗直至社會觀察,展出子題分為「人文環境」、「社會探究」、「文化理解」與「女性光輝」等四大主題,聚異而同鳴,展現台灣當代藝術的創新與多樣性。
熱愛看展的您千萬別錯過,現在就透過手機、平板、個人電腦及Oculus裝置,盡情享受觀賞藝術作品的樂趣吧!
► 點擊地面白色圓圈或使用鍵盤、滑鼠,即可環視展場空間
► 點擊作品旁之彩色標籤,即可查看詳細作品資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