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7日

[轉載] 〈邀藏家--談初心 索卡舉辦專題講座〉

陳佳欣 (2017)《典藏投資 ART.INVESTMENT》 No.117, 頁38。

耘非凡美術館展出的「非凡一索卡25遇年大展」。推介亞洲地區多位重要藝術家作品予大眾,堪為今年台南的當代藝術盛事。6月4日,索卡藝術中心於耘非凡美術館,邀請中華民國畫廊協會資深顧問陸潔民專題演講,再上吳峻賢、林錦義、李豫3位收蔵家・以及索卡藝術中心負責人蕭富元共同座談, 堅強的卡司陣容,使得現場座無虛席。

     吳峻賢醫師最大的興趣便是藝術品收藏,收藏偏重中國大陸第一代老畫家、中青輩畫家、以及亞洲區域的當代藝術作品,並以分享藝術人文為樂,此點亦能從其設立 的產後護理之家體會到。林錦義, 則於台南成立藝術醫院,身為婦產科醫師,認為醫生只能醫治身體,而包含心靈的撫慰才是真正的健康照護,並將私人收藏陳列於空間中,使置身其中的家人們得到身心靈的療癒。創辦蜷尾家甘味處冰淇淋專賣店的李豫, 則是台南最年輕的收藏家之一。

     吳峻賢醫師回憶,1988年時受邀回到成大醫院, 莫逆之交的友人贈《大船入港》一畫, 期望他能夠回來成就一番大事業, 每次看到這幅畫,友人的聲音、所有事情都歷歷在目。而第一幅收藏的台灣畫, 是出自 台中畫家筆下的《大甲暮色》,畫中呈現夕陽即將西下, 一片祥和的景象。對他而言, 看畫是壓力最小的 時候,有時候比睡覺還沒有壓力。之後才慢慢開始有投資的動作。 同行的林錦義醫師也認為真正解除疲勞之時,不是睡眠而是精神享受,從與索卡結緣之時收藏崔開璽作品後, 一路不斷地追隨他(索卡)。他說:「買畫其實很花錢, 但也是激發腦力的時刻。收藏本身就像 是一個泉源, 能把你的想像激發出來, 我常常在一張畫面前想,藝術家為什麼要這樣做?為什麼畫出這樣的畫? 企圖要告訴我什麼?所以我現在自己也中毒了, 我現在自己也在 創作。當我上班很累了, 就拿著相機到處去拍照、畫畫, 創作之後才知道畫家他可能很快樂, 但事實上是很辛苦的。」林錦義也補充,因為收藏洪凌作品, 發現索卡是一間非常用心的畫廊。「所以我認為如果你還看不懂畫,沒關係,跟著你信賴的藝廊走, 看看他們長期支持的是哪一位藝術家, 深入研究, 進而收藏。」

     當天無法出席的李豫, 由友人代為唸出李豫撰寫的收藏點滴。「第一件藝術收藏應該是在2010年, 那時剛從台北回到家鄉台南, 之前剛好住在紅樹林山上,看過去就是林葆靈畫面裡的觀音山, 底下的淡水河沙洲又站了隻小狗, 當下就有我是那隻狗的感覺, 夜裡看這遠方, 想著自己, 為何在此? 為了什麼夢想在此?其實, 那時我老婆離家嫁來台南, 就在房間裡放她家窗外紅樹林的景象,讓她安心,感覺就像坐在家的陽台一樣, 這張畫也是我們倆結婚的紀念品; 所以, 我想這就是藝術吸引人的地方,它也是一個時間的紀錄。」他們, 恰也是底蘊深厚的台南收藏家的代表。(文/陳佳欣·圖/索卡藝術中心)

1 「非凡一案卡25週年大展」的藝術講座,由左至右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資深顧問陸潔民、收藏家吳峻賢、收藏家林錦義與索卡藝術中心負責人蕭 富元。

2 耘非凡美術館的成立,使得台南多了一處展演當代藝術的空間。
林葆靈 LIN Bao Ling
水墨複合媒材於宣紙 Mixed media on rice paper
42 x 70 cm
2009




1 「非凡一案卡25週年大展」的藝術講座,由左至右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資深顧問陸潔民、收藏家吳峻賢、收藏家林錦義與索卡藝術中心負責人蕭 富元。

2 耘非凡美術館的成立,使得台南多了一處展演當代藝術的空間。




2017年6月16日

補「牆」計畫|The Traversal Project

▎策  展丨沈耿立
▎展  期丨06/17(Sat.) - 07/16 (Sun.)
▎開  幕丨07/08(Sat.) 4:00pm
▎地  點丨索卡藝術.台北
▎地  址丨台北市中山區堤頂大道二段350號
▎參展藝術家丨林葆靈 x 黃耀鋅 x 黃柏勳 x 蘇郁嵐 x 陳若云 x 蔡煒廷 x 陳卉穎 x 蔡士弘 x 王韋中 x 許晉瑜 x 闕巧涵 x 黃文塑 x 官孟玄 x 林厚成 x 陳劭彥 x 張致中 x 莊志維 x 高登輝

明天起索卡空間每天邀請一位藝術家進行現場的展覽佈置,其過程間也將同步進行行為的活動紀錄。空間內的現場資料將上傳到虛擬「牆」上的網路工具─臉書.facebook,一週六天,一天一位藝術家,並且持續進行三週共18位藝術家。想要親眼目睹藝術家本人者請洽詢Soka Art臉書且準時鎖定。

林葆靈 |《泛黃的夜》 |複合媒材於製圖膠片  |59 x 141 公分 | 2017
LIN Bao Ling |Yellowed Night | mixed media on multi-media vellum | 23.2 x 55.5 in  |2017



林葆靈 |《泛黃的夜 II》|複合媒材於製圖膠片 |131 x 60 公分 |2017
LIN Bao Ling |Yellowed Night  II|mixed media on multi-media vellum | 51.5 x 23.6 in |2017


林葆靈於作品前留影
《泛黃的夜 II》於展出現場


2017年5月23日

金車校園藝術講座: 夢想與現實-藝術創作的血意人生

 楊雅涵(左, 金車文藝中心督導) 劉哲榮(左二, 藝術家) 林葆靈(右二, 藝術家)  林金標教授(右)  

2017/05/16(二)15:00-17:00 文化大學
講師:林葆靈&劉哲榮
講題:夢想與現實-藝術創作的血意人生

很開心有機會到文化大學美術系和大學部的同學們分享一些經驗
希望能對同學們有一點幫助

我2006年大學畢業到現在轉眼也11年了
回顧一路走來的點點滴滴真是感觸良多


劉哲榮(左) 林葆靈(右) 

雖然哲榮是作立體作品的
很多人也覺得我們兩個很不一樣
這次一起分享卻發現
我與哲榮的想法有許多本質上的一致
我們都懷著相同的信念
在創作上忠於自己
一路走到了今天






2017年4月6日

[轉載 ] PRESTIGE- 2017香港巴塞爾藝術展焦點預覽

香港巴塞爾藝術展將於本月展開,先一睹為快今年臺灣參展單位及藝術家作品

BY CATTY HUANG ON MARCH 15, 2017 , 藝文焦點

安卓藝術

在步行100公里後,將成就什麼樣的局面?這是藝術家石晉華自2012年便開始找尋的答案,而這個答案,將在今年的香港巴塞爾藝術展亞洲視野展區,安卓藝術帶來的石晉華個展《行路一百公里》中正式揭曉。這項始於2012年的作品,延續了石晉華一直以來的創作主軸「測量」與「行走」─他將兩張10公尺寬的畫布分別固定於牆上與地上,以鉛筆於牆上畫布走畫線條,並同時於地上的畫布留下足跡。在石晉華來回行走間,每一公里都會拍下一張相片,在前一階段於高雄市立美術館行走累積至98公里後,他將在《行路一百公里》展覽中走完100公里。而那101張照片最終將集合成一部縮時錄影,再搭配期間的走筆聲響。整個創作包括照片、聲音、被削下的鉛筆筆屑,當然還有牆上畫布交疊的筆觸、地上混雜的碳粉與足跡,在在為藝術家在這100公里旅程中身心勞動、心境轉便歷程的最佳證明。此外,安卓藝術亦在光映現場展區呈現柬埔寨籍藝術家Vandy Rattana透過追尋未曾謀面即逝去的姐姐,進而回溯與反思柬埔寨近期歷史的短片《獨白》(Monologue)。

石晉華創作《行路一百公里》時的影像紀錄

亞洲當代藝術空間

成立不過兩年便闖進亞洲藝術盛事的亞洲當代藝術空間,將涉獵的範疇延伸至各種媒材及藝術形式、策展、論壇、研究與出版。這次,則帶來藝術家一手打造介於虛擬與實境之間的世界,以「物」的角度出發,引觀者進入它們的世界。以陳熹的《骯髒的星星》(2015年)來說,他建造了深空/深海的場景,並以拍攝無對白紀錄片的方式捕捉場景中的飛船、機器人,畫面有如科技、虛幻的深空世界;而另一項作品《低級景觀6》,則是藝術家胡為一在8個來自不同時空且型態各異的手提箱中,搭造微型電影片廠,並以數個微型鏡頭持續於軌道上近距離拍攝,被攝圖像會即時顯示於7個螢幕之上,交錯顯示之下成為多屏影像,形成既是藝術家刻意、又讓裝置在偶發性的方式下論述事件。

陳熹《骯髒的星星》,單憑彩色有聲影像,2015年

耿畫廊

在一片當代藝術的喧嘩之中,耿畫廊集結了5位跨越東西文化藩籬的現代藝術家作品,讓藏家們一飽眼福。首先,在策展角落專區,展出常玉於1920年代初抵巴黎時,受到西方現代藝術影響而成的速寫畫作,那看似隨興又細膩的筆觸及用色,所描繪出人物的寫意姿態,總讓人著迷不已。而在主展場,則有趙無極的抽象墨彩、王懷慶重新解構事物而成的抽象平面畫作、蘇笑柏將抽象平面轉化為半立體的作品《清澄》系列,以及彭薇的山水冊頁、絹鞋裝置等。

常玉<側坐在扶手椅上女士>,水彩、紙本,45X30公分

CHI-WEN GALLERY

成立於2004年,主要致力於新媒體藝術發展的Chi-Wen Gallery,為香港巴塞爾藝術展的常客。今年延續了上一屆介紹臺灣錄像及影像發展史的主軸,將藝術家張乾琦的《非戰之戰》、張照堂的《剎那間容顏》、余政達的《台北雙年展之歌》與陳瀅如的《超星鑑定》等多部單頻道錄像作品帶到香港參展。《剎那間容顏》是擁有超過50年攝影生涯的張照堂於1976年的作品─那個深夜他獨自值班,在辦公室架起16mm攝影機,並在攝影機前擺弄各種神情。這段100呎黑白反轉片被染印成3種不同顏色,再倒置疊印,並搭配希臘電子音樂家Vanglis之曲目<Pulsar>,營造不安與虛幻想像的微妙氛圍。

張照堂<剎那間容顏>,單頻道錄像、彩色有聲,1976年

TKG+

由耿畫廊所延伸出的TKG+,今次試圖在高速流動的博覽會空間中,以3位臺灣藝術家蔡佳葳、何采柔與陳敬元的影像、裝置、繪畫作品營造出緩慢且富有敘事性的私密空間。從蔡佳葳最新的《宇宙的可能性》系列作品探索生活中瑣碎事物;從陳敬元的繪畫中看見他重組過後的符號下所隱匿的曖昧時空狀態;從何采柔大量使用的生活現成物所敘述的反覆景象,都可看見人們熟悉的日常。不可錯過的是,這次何采柔也參加了藝聚空間展區,為展區量身打造了以表演、裝置、互動連結日常狀態中人與空間、事件及儀式的關係之巨型裝置作品《On the second day, Saturday, your three minutes⋯》。

何采柔<THE MASTER AND THE MASTER>,繪畫於布面書本、鋁框裱褙,64.3X34.5X5公 分,2017年

尊彩藝術中心

選擇了同樣出生於中國、在國共內戰後移居臺灣的3位藝術家─趙春翔、楚戈、李重重的水墨作品作為本次參展主軸。這3位藝術家自1960年代起以中國水墨藝術為基礎,同時呼應了全球抽象藝術的風潮,突破傳統水墨思維,開始在畫作中留白,並長期發表抽象水墨畫展,對現代水墨藝術史造成相當大的影響。也因此,尊彩以藝術史的角度出發,藉由今年於香港巴塞爾藝術展的水墨藝術三人展,讓觀者重溫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永恆時刻。

楚戈<數往知來>,水墨、壓克力、紙本,76×69.4公分,2005年

誠品畫廊

自1980年代便開始以火藥尋找繪畫的可能性,時至今日,無論是擔任2008年北京奧運開閉幕式的視覺總設計,抑或是主導臺灣建國100年時的台北101跨年煙火秀,蔡國強獨樹一格的創作方式為他奠定了強大的影響力。今次,誠品畫廊將於香港巴塞爾藝術展中舉辦蔡國強個展,呈現他在過去二十年間所創作不同型式的爆破草圖。在這次的展出中,可細細品嘗他一路走來的創作脈絡,也可從中發現他與大自然間強烈的連結,例如其受到太魯閣與九曲洞壯闊景觀感動打造而成、長達18公尺長的<遊走太魯閣>(2009年),以及同年作品<龍柏>、<黑牡丹>(2008年)等。值得關注的另一件作品則是蔡國強與英國倫敦Ivory Press的合作計劃《危險書:自殺火焰》(2008年),他以火藥混合漿糊,在書中繪製不同圖案,並沿著書背放置火柴與引信,試圖引誘讀者引爆。「小心這本書,謹慎使用它。當心變成武器持有人;當心變成受害者。」他如是說。這讓人聯想到,對照現今社會一句話、一張照片都能成為武器的社會亂象,著實引人省思。

蔡國強<龍柏>,火藥、水墨、日本麻紙,306X402.5公分,2009年




第五年參展的索卡藝術,今次祭出最大藝術家陣容,以橫跨中國、臺灣及日本共8位藝術家─毛旭輝、洪凌、梁銓、曾健勇、譚軍、池田光弘、林葆靈以及席時斌之作品,展現作為臺灣與國際藝術接軌樞紐的企圖心。其中,林葆靈的<宮廷光影 X>具有極高辨識度,他將特殊的「製圖膠片」(半透明,可重複以鉛筆或墨水描圖上色的建築繪稿材料)作為畫布,用墨或壓克力顏料於繪畫時,因不會立即吸附膠面而留下流動軌跡,這種似潑墨非潑墨的渲染效果,也為畫作增添一股神祕感。

林葆靈<宮廷光影 X>,複合媒材、製圖膠片,84 X 157公分,2017年


【非凡–索卡25週年大展】 Extraordinary- 25th Anniversary of Soka Art


地點:耘非凡美術館
地址:台南市東區林森路一段370號
展期:2017/04/15-06/30
開幕:2017/04/15 pm 2:30

由台南市政府文化局與耘非凡美術館主辦,索卡藝術協辦的「非凡-索卡25週年大展」將於4月15日下午2點半盛大開幕。開幕將邀請台南市長賴清德,台南市文化局長葉澤山,富立建設總監陳聰徒,華人最大藝術收藏群體清翫雅集會長林木和,索卡藝術董事長蕭富元等重要嘉賓出席。並將由來自台南左鎮國小國中國樂團表演,開幕酒會現場由人氣冰淇淋天王蜷尾家傾情贊助。

「非凡-索卡25週年大展」 囊括亞洲45位重要藝術家,包含現正於台北歷史博物館展出的常玉,當代東方藝術大師林風眠、趙無極、朱德群、洪凌、蔡國強、毛旭輝等,以及日、韓代表性藝術家草間彌生、村上隆、朴栖甫、文鳳宣與東南亞藝術家蓋伯瑞.博瑞多、翰迪懷兒曼•沙普查,更不乏台灣優秀青年藝術家席時斌、林葆靈與重要藝術團體「未來社」等人。其中草間彌生的「花-綻放在午夜」更是與現正在東京新美術館舉行的草間彌生「我永遠的靈魂」大展作品同步,讓喜歡藝術的台南朋友,不用飛到日本,便可與東京同步看展。這亦是台南首次重量級的國際當代藝術展覽,保險價值上看10億,堪稱鑽石級大展。

耘非凡美術館坐落於台南市東區近六百坪的金華地段,為富立建設所打造具台南豪宅指標性的大樓。富立建設不但重視住宅的機性能與安全性,更希望購屋人的生活品質也能在台南這片「文化沃土」中因地而生,將美學注入城市,讓藝術走進生活。耘非凡美術館即是這樣被鑲嵌在一棟飽含藝術養分的社區當中,讓勞碌的現代人有停下腳步的機會,沐浴在人文與藝術的薰陶之中,感受不凡。

索卡藝術於1992年成立於台南,耕耘至今已邁入第25年,多年來,一直以前瞻性的思考與經營模式引領兩岸藝術市場的發展,其影響力更已拓展至全亞洲。伴隨著東方藝術的發展,索卡特意選擇回到故鄉台南,於2017/04/15至06/30舉辦「非凡–索卡25週年大展」,期望以藝術多元的風貌為切入點,帶領觀者由台南著眼,眺望泛亞地區,見證東方現代與當代藝術潮流的演進與轉變。

「非凡」二字,語出《後漢書.李通傳》卷十五,形容人物容貌絕異,為人嚴毅,在此取其氣宇昂然磅礡,鮮明了索卡藝術在亞洲藝術市場的視點高度以及版圖。2017年,索卡藝術「非凡–索卡25週年大展」架構出亞洲整體的藝術進程,從現代主義跨越後現代美學,以一種「亞際」(Inter-Asia)的宏大敘事與修辭,展示了全球經濟體系下索卡藝術長久以來在亞洲藝術市場上的前瞻性與美學的預言能力。此次,千載一會珍貴典藏宛如盛夏時分綻放在亞際島鍊上的花朵,繽紛奪目。


(文/索卡藝術)

參展藝術家:
林風眠、常玉、林玉山、楊三郎、趙無極、朱德群、席德進、草間彌生、朴栖甫、梁銓、洪凌、毛旭輝、蔡國強、蓋伯瑞.博瑞多、奈良美智、文鳳宣、村上隆、展望、曾健勇、飯田桐子、小谷元彥、鄭真蓉、譚軍、翰迪懷兒曼•沙普查、池龍虎、陶發、趙博、席時斌、林葆靈、王挺宇、王璽安、林冠名、林賢俊、邱梁城、高雅婷、許芝綺、曾雍甯、黃琬玲、董明晉、詹志評、廖震平、齊簡、蔡坤霖、蔡宗隆、謝牧岐

主辦單位:台南市政府文化局、耘非凡美術館
執行單位:索卡藝術
贊助單位:NINAO、展悅音響、La Precia娜貝莎
媒體贊助:非池中藝術網、今藝術、典藏投資、雅昌藝術網

講座活動:

2017/05/13 pm 3:00
王德育教授專題演講-華人藝術的承先啓後

2017/06/04 pm 2:30
陸潔民專題演講暨收藏家座談會-一個需要藝術的時代
收藏家:吳峻賢,林錦義,李豫,蕭富元
地點:耘非凡美術館非凡廳

媒體聯絡人:周亮君 0988317607 cliangc15@gmail.com
索卡藝術.台南市安平區慶平路446號
+886-297-3957
Sokaart.tn@gmail.com
http://www.soka-art.com/CnExhibition


2017年3月25日

如是我聞,寫在索卡25週年前夕


文/蕭富元 索卡藝術董事長

2017年初,旅行去了緬甸蒲甘(Bagan)。蒲甘在11到13世紀時,是緬甸蒲甘王朝的首都,當時南傳佛教鼎盛,王朝興佛,皇城居民18萬,共計建立大小400萬多座的寺廟與佛塔,如今在世留有2000多座寺廟與佛塔,與只剩8000居民的小城。

我很著迷宋代文化,因此能旅行在ㄧ座與宋代古廟同期林立的老城,覺得格外幸福。在蒲甘的古廟中,公認最美當屬阿難陀寺(Ananda Temple)。阿難陀又稱阿難,是佛陀弟子中最博學多聞且受人尊敬的,阿難陀寺取其意,希望將阿難的智慧留於子孫,福澤天下。阿難陀寺最為後世所知的,來自於將古羅馬式建築,古印度風格壁畫,古斯里蘭卡式鎏金佛,三者集ㄧ的精湛藝術表現。夕陽西下時,金色陽光灑落在磚瓦上,猶如古王朝盛世再現,令人動容,走入阿難陀寺,會讓人深深感到信仰的力量,原來如此強大。

阿難陀寺所見,讓我想起台南近期的明星建案「耘非凡」。耘非凡,世俗說法會稱為「台南帝寶」,然而我熟知的創建人陳聰徒先生,他想要的不是帝寶,而是ㄧ座將藝術融入生活的建築,他希望可以讓世界從耘非凡,認識這人口不到200萬的台南。所以,耘非凡不僅有最好的硬體建設,社區還保留台南最美的大樹,另外還開創ㄧ個美術館空間。有如阿難陀寺般,因美麗建築與藝術成就,吸引全世界的人來到這個城市,ㄧ窺風采。

因此當索卡25週年活動碰上陳聰徒先生的理念時,「非凡-索卡25週年大展」應然而生。索卡藝術1992年在台南成立,經過25年不斷的碰撞,我們創下了許多第一,第一家到北京的台灣畫廊,第一家和藝術家(洪凌)簽約合作長達18年的畫廊,第一家舉辦日韓東南亞當代藝術展的畫廊等。25年後,我們回到台南,在耘非凡美術館,不僅僅為台南,也為全亞洲喜歡當代藝術的愛好者舉辦ㄧ場別開生面的盛大饗宴。相信也是台南第一次有如此重量級藝術家群聚的展覽:台灣經典將從楊三郎展到席時斌,與台灣重要藝術團體未來社;華人藝術將從林風眠,趙無極到洪凌;日韓當代將從草間彌生,朴西甫到飯田桐子;東南亞藝術將從印尼Handiwarman Saputra到菲律賓Gabriel Barredo。配合大展,我們很榮幸邀請到陸潔民老師開講,陸老師平易近人又幽默的講座,將談到許多有趣的收藏故事。另外我們特別邀請常年為香港佳士得開課的藝術史專家王德育教授,用深入淺出的方式,與豐富的幻燈片,為大家介紹從林風眠開始的華人大家藝術史。

王維有詩云:「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回想這25年來,ㄧ路上遇到不少困難,也幸有不少貴人相助,每逢水窮處,我們總能凝聚眾人的力量,開闢新局,謝謝我的兒子蕭博中,他對藝術家的嚴謹挑選以及對收藏家的細緻服務,讓我們在臺灣越來越茁壯;謝謝台南索卡的蘇美玲,她在台南索卡的努力不懈,也讓我可以專注的發展業務;謝謝北京索卡的鄭嘉瑩,協助我在海外項目的開拓。謝謝許多ㄧ起在索卡工作的同仁,25年是個開始,相信我們會繼續在藝術的道路上,ㄧ起創下更多傳奇。

參展藝術家:

林風眠、常玉、林玉山、楊三郎、趙無極、朱德群、席德進、草間彌生、朴栖甫、梁銓、洪凌、毛旭輝、蔡國強、蓋伯瑞.博瑞多、奈良美智、文鳳宣、村上隆、展望、曾健勇、飯田桐子、小谷元彥、鄭真蓉、譚軍、翰迪懷兒曼.沙普查、池龍虎、陶發、趙博、席時斌、林葆靈、王挺宇、王璽安、林冠名、林賢俊、邱梁城、高雅婷、許芝綺、曾雍甯、黃琬玲、董明晉、詹志評、廖震平、齊簡、蔡坤霖、蔡宗隆、謝牧岐

2017/05/13(Sat.) pm. 3:00 王德育教授專題演講-華人藝術的承先啓後

地點:耘非凡美術館2F

2017/06/04(Sun.) pm. 2:30 陸潔民專題演講暨收藏家座談會-一個需要藝術的時代

地點:耘非凡美術館 非凡廳

收藏家:吳峻賢、林錦義、李豫、蕭富元

- 展  名:非凡-索卡25週年大展 Extraordinary- 25th Anniversary of Soka Art

- 展  期:2017/04/15(Sat.)-06/30(Fri.)

- 開幕茶會:2017/04/15(Sat.) pm 2:30

- 地  點:耘非凡美術館.台南市東區林森路一段370號(10:00-18:00 周一休館)

- 電  話:06-297-3957

- 媒體聯絡:周亮君 cliangc15@gmail.com

2017年3月21日

香港巴塞爾藝術博覽會 ART BASEL HK 2017

● 展  位丨索卡藝術丨SOKA ART丨1B01
● 展  期丨03/21(Tue.) - 03/25 (Sat.)
● 地  點丨香港灣仔港灣道1號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毛旭輝 Mao Xu Hui 丨洪凌 Hong Ling 丨梁銓 Liang Quan 丨曾建勇 Zeng Jian-Yong丨譚軍 Tan Jun 丨池田光宏Mitsuhiro Ikeda 丨林葆靈  Lin Bao-Ling丨席時斌 Hsi Shih-Pin


LIN Bao-Ling / Palace of Light and Shadow X / mixed nedia on multi-media vellum / 33 x 61 in / 2017
林葆靈 / 《宮廷光影 X》 / 複合媒材於製圖膠片 / 84 x 157公分 / 2017




LIN Bao-Ling / HK Nocturne II / mixed media on multi-media vellum / 35 x 61 in / 2016
林葆靈 /《香江夜曲 II》 /複合媒材於製圖膠片 / 90 x 154 公分 / 2016



展覽現場一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