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系所專任教授、前系主任與所長
姑且不論「夜」是否是繪畫最重要的主題之一,它無可否認的在繪畫史中佔有一席之地。夜的顏色強化了夜的戲劇性,使悲劇的悲更無所遁形。然而夜的色彩不只是黑:若無白,襯不出黑;若無明,襯不出暗;若無黎明,襯不出黑夜。正因夜的黑如此戲劇性,在文藝的創作上被賦予了濃厚的象徵意義,耶穌受難的黑夜,對比於祂復活的黎明。黑夜也是理性讓步,潛意識與想像力竄升的時刻:希臘神話中的夜神尼克絲(Nyx)生下一對雙胞胎「睡眠」與「死亡」,以至於畫家哥雅(Francisco Goya)、非斯利(Henry Füssli)所畫的夜景中充滿了紛擾不安與被死亡威脅的夢魘。
然而夜的色彩真的不是黒,只消看梵谷的或孟克那幾幅精彩的〈星夜〉用了多少鮮豔大膽的藍、綠、紅、黃、紫,甚至是白,便能一目瞭然。當然,對佛烈德利赫(Caspar david Friedrich)而言,他的畫〈港都之夜〉(Nacht im Hafen)中夜的顏色則是無盡微妙變化的棕色調子。此外,夜的嫵媚也在於日與月的輪替:浪漫主義詩人德·拉馬丁(Alphonse de Lamartine)認為當「太陽將它的帝國讓位給蒼白的夜之后(la pâle reine des nuits)」時,詩意便展開了 !月夜因此是無數藝術家偏愛的題材,縱使此後月夜的景緻逐漸的從荒山暗夜、水面倒影的寧靜大自然,變成印象派畫家筆下高樓林立、燈火通明的繁華不夜城。大都會夜的樂趣,是車水馬龍,是燈紅酒綠,是載歌載舞,是無盡的熱鬧與喧囂。當然也有像霍普(Edward Hopper)這樣的畫家,將夜之城描繪的百無聊賴、蕭索孤單又寂寞。
深深被夜景吸引的林葆靈,2003年還在學院學習時畫了第一幅夜景,十餘年來,依舊在這個豐富而久遠的題材裡「感受著與思考著」,試圖尋找出更多的可能性。水墨、油彩與壓克力彩兼擅的他,對於夜景的思考首先是材料的:他研發了以製圖膠片作為載體的技法,使飽含水分的壓克力彩在不吸水的半透明膠片上產生流動,但卻不同於傳統水墨渲染與暈開的效果。他利用膠片的透明性兩面作畫,使顏料的層次更豐富。顏料的層疊、筆刷的厚塗刮擦、流動的漬痕、色塊交接處的縫隙、大量滴淋、噴灑或描繪上去的大小不一的色點,模糊了也威脅了以細膩的筆法描繪或刮抹出的,細瘦而脆弱的形體,製造出彷彿雨霧瀰漫或烏雲密布的濕潤感。青綠紫灰的寒色系,吟唱著如水的涼夜及其憂鬱;棕黃赭黑的暖色調,則書寫著夜的昏黃與神祕。他偏愛長長的橫軸,人物景物皆極為渺小,取景變化多端且異常高遠遼闊,有若運轉著架設在高處的廣角鏡頭。他的夜景明暗交替、明月高掛、光芒閃爍,萬家燈火,但喧囂與熱鬧的感覺經常被彷彿圍觀著什麼的呆立人群吞噬了,凝結了,變的既熟悉又陌生。
然而,除了台北的夜景之外,他創作了另外一個調性乍看迥異的系列作品《沒有名字的小傢伙》。這個漫畫風的小人物2006年時即已存在,他無名、赤裸、無武裝、黑眼圈、無瞳孔、無手指,是林葆靈「心中的小孩」,是畫家自我意識的投射,展現出人們堅強外表下孤獨、脆弱、易感的內心世界,與當代人類的生存景況。雖然使用的材料不似《夜曲系列》那麼特別,但聯繫兩組作品的元素仍是「夜」:小人物或者像佛烈德利赫筆下的〈漫遊者〉一樣,孤單地俯看著深藍的夜與棉絮般的雲海,或者在暗夜的森林與荒郊野外獨自跋山涉水,險象環生;他甚至流著淚與死神共飲一壺熱茶。小人物這個敘事元素為夜景添加了更強烈的情感,展現了浪漫主義的靈魂,訴說著夜的孤寂、夜的威脅、與它所提供的無盡想像。
不論是《夜曲系列》)或《沒有名字的小傢伙系列》,林葆靈都迎戰了「夜」這個繪畫史上的特殊題材。他不但深諳夜的色彩、夜的象徵、夜的元素,並能賦與它時代性、地方性與個別性。他筆下的夜是喧囂的,卻又能帶我們逃離喧囂;是現實的,卻又帶我們遁入想像;是沉靜的,卻又令人感到危機四伏;他的夜威脅著我們,卻也保護著我們;他的夜啟發著我們,並且引我們再發現了夜的無窮魅力。